机器换人才露尖尖角 厚街企业无人工厂出现
记者近日走访企业和市经信局等部门了解到,目前东莞工业机器人已渐露头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劳动力密集型工厂以及各个工序流程上。在实现减员增效同时,工业机器人也承担起东莞制造工厂升级的希望。在东莞厚街,众多企业建起了无人工厂。企业普遍反映获得产能提升、成本下降、产品竞争力提升、主营业务增加等收益。
用人成本大减
一人多高的自动包装机器人,手臂灵巧地将一摞重达几十斤的规格800×800瓷砖打包,再由码垛机器人垒整齐……这是唯美陶瓷生产线上最后一环,接下来只待工人开动叉车将成品运走。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不到20名工人在看管机器。
唯美陶瓷制造中心总经理钟伟强回忆,2007年前,全靠人工磨边抛光、捡砖打托,车间需要两三百名工人。2007年,唯美董事长黄建平出国考察,惊叹于西方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回来就花400多万引进了七八台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为唯美陶瓷节约用工2200人,每月可节约人工成本660万元。此外,空窑率由每线每月约32小时降到现在的3个小时左右,设备检测费用也减少了50%。
无人工厂初现
唯美陶瓷是东莞企业“机器换人”的一个缩影。在特色产业聚集的各镇街,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同样越发普及。厚街镇近期对家具业“机器换人”进行摸底调查显示,厚街家具业已普遍采用了自动化生产设备,众多企业建起无人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聚集程度越高,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扩散越明显。“我们的目标是针对中小型家具企业,让最穷的企业也能用上自动化生产设备。”东莞名家具设计研发院正针对中小企业加紧研发更多类型工业机器人。此外,该院还在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将重点对300多家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培训、技术推广、政策引导等。
“厚街家具业即将进入‘机器换人’新工业革命时代,我们希望能把生产、装配中心搬到厚街来,并建立一个机器人喷涂加工示范培训基地。”厚街一家智能装备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覆盖更多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工业机器人会逐渐覆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各个环节,例如码垛、搬运、装卸、投料、分拣、焊接、喷釉……
在东莞徐福记厂区里,其沙琪玛生产线一直在进行小规模机器换人,平均每道工序每年减少三四个人。如今,该公司生产一个沙琪玛的18道工序中有 17道已经实现全自动化。“最后一道大包装环节,占了六成工人,但普通的自动化机器处理不了,所以现在正在定制研发包装机器人。”沙琪玛车间主管嘉斌告诉记者。
香港机器人及自动化协会荣誉会长余景亮认为,工业机器人能够通过集成,特别适用于多品种、多批量的柔性化生产,而普通的自动化设备往往只能应用到一种或近似产品的生产当中。在他看来,很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生产需求,而通过工业机器人集成则更为灵活,能够避免企业多次投入。
延伸阅读
“换人”与“升级”并举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镇,东莞对于用工荒的感受最为深切。根据市经信局调研,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有一半企业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两成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节省人力效果未达预期的仅占16%。除减员增效外,企业普遍反映获得产能提升、成本下降、产品竞争力提升、主营业务增加等收益。
“应用工业机器人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规模的自动化制造,能为企业在价格与品质之间建立起比较优势,不仅大幅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质量,还能保证交货期。此外,机器人工作还能适应点胶、焊接、搬运等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的岗位,让工人从恶劣的生产环境中解放出来。来源:东莞时间网